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法兰克福书展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首次恢复了实体展览,但明显仍受到疫情消极影响。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今年均只有当地员工参加,而疫情前已连续九年参展的中国香港馆今年则没有参与。
新冠疫情对法兰克福书展的冲击显而易见:以往的参展商名录及访客手册今年都取消了,场馆数量对比往年也明显减少。例如,2019年6号馆的三层展厅今年缩减至两层,5号馆今年全馆封闭施工;摆渡车服务、法兰克福馆、阅读帐篷、cosplay信息亭等一些以往书展重要组成部分的设施和活动都尽数取消,餐饮摊位亦显著减少。
根据法兰克福书展公布消息,今年共有73500名专业观众及读者参加,不足疫情前2019年访客总数的四分之一。在参展商数量方面,今年共有来自80个国家的2013家企业参展,比2019年104个国家的7450家参展商缩减了逾七成。
据法兰克福书展副主席Claudia Kaiser介绍,今年展商取消参展均是疫情原因所导致,包括隔离时间长、国际航班量少且价高等因素。即便是德国本地的参展商,由于担心工作人员在书展中被感染,也考虑到访客可能由于疫情原因而减少,加之主办方因应疫情而提供的可免费退展的宽松取消政策,因此许多常客今年缺席。
德国政府方面的防疫措施规定也令本次书展雪上加霜。除了常规的佩戴口罩、保持1.5米间隔距离、须出示已痊愈或已接种疫苗证明等一般规定外,书展展位之间的过道须从惯常的3米拓宽至6米,令今年可供展览面积大大缩减;同时,尽管一般被视为人气最高的周六场入场券销售一空,但每天2.5万人的上限规定决定了今年无法出现往年周六单日高达十万访客的盛况。
从法兰克福书展的参展商目录看到,今年参展的中国出版行业仅有4个展位,均为大型联合展台。中国出版联合展厅没有如往年一样自建展厅,而是采用书展的标准展位,展览面积也有明显缩减。不同于往年,今年书展并没有中国国内派驻现场的工作人员,因此版权交易业务也无法正常进行,而只能使用线上配对服务。
除了图书展览与版权交易外,思想和文化交流活动也是法兰克福书展的一大特色。受疫情影响,书展从去年开始提供数字会议平台及线上直播节目,这些功能继续沿用到今年。尽管往年线下的四千多场活动今年缩减至不足三分之一,但书展的直播活动获得了全球范围的关注。
据法兰克福书展官方通告,“法兰克福工作室”面向专业观众和普通读者的61场活动直播录得来自97个国家/地区超过两万次的播放量。与德国公共广播联盟合作的“ARD书展舞台”提供了46小时的现场直播。大部分直播节目将于11月更新到书展官网的媒体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