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2024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于11月30日成功落下帷幕。本次盛会占地22000平方米,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369家知名企业,展示了超过万种康复辅具领域的创新产品。展会期间,25场主题活动吸引了超过40000名专业观众前来参观,现场气氛热烈,为全球福祉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科技创新引领福祉产业新篇章
本届博览会的一大亮点便是科技创新的赋能。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一系列前沿产品和技术成为焦点。无障碍福祉车、导盲六足机器人、可穿戴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等高科技产品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AI技术的融合,如AI+共融机器人、AI声音修复技术、AI字幕助听器和AR字幕眼镜等,为康复辅具行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现场观众纷纷驻足体验,与参展商深入交流,探索这些创新技术如何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展会现场:人气旺盛,交流与合作不断
展会现场人流如织,气氛异常火爆。众多参展商对本次展会的效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表示,这不仅是一个展示创新产品和技术成果的绝佳平台,更是促进了行业内的沟通与合作,为他们的业务拓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国际展团的表现同样抢眼。加拿大、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展团带来了各自独特的解决方案和产品,分享了他们在满足残疾人和老年人需求方面的丰富经验。他们希望通过展会,促进国际间的商贸交流,推动全球福祉产业的合作与发展。
商贸成果丰硕,买家收获满满
本次展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残联系统、民政系统、医疗机构、康复机构、特殊教育学校等多个领域的买家团。这些买家团对展会的组织和服务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希望通过引进高科技辅具,更好地服务于残疾人群体。
海外买家的数量在本届展会上有了显著增长。他们来自医疗机构、康复中心、养老院等多个领域,对中国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一位来自埃及的买家表示,他在现场的商贸对接会上找到了几家合适的假肢供应商,并期待与他们建立合作关系。俄罗斯买家则表示,展会的专业性和针对性让她能够一次性接触到众多高质量的供应商,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25场主题活动,聚焦行业前沿
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与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中国教育学会特殊教育分会、北京康复医学会等机构联合举办了一系列主题活动。这些活动聚焦辅助器具发展及创新、儿童康复及特殊教育、老年市场等多个热点话题。超过300位专家学者和行业大咖从不同角度解读了市场发展机遇,分享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与会者纷纷表示,这些活动为他们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启示。
结语
2024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康复辅具领域的最新成果,也为行业内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了桥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福祉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全球残疾人和老年人带来更多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