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的深秋,第十一届上海童书展在上海世博展览馆成功落下帷幕。这场备受瞩目的文化盛宴,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无数专业人士和亲子家庭的目光,成为了一场知识与美的交汇。
作为亚太地区童书出版及儿童内容领域的翘楚,上海童书展为0-16岁儿童及家庭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本届展会不仅为业内人士提供了一个宝贵的交流平台,更是为孩子们开启了一扇通往知识海洋的大门。
展会占地25000平方米,汇聚了来自全球32个国家和地区的497家参展商,展示了超过两万种最新的中外童书。令人欣喜的是,本届展会吸引了41263名热情观众,其中专业观众达到17081名。展会期间,共举办了353场活动,包括专业论坛、新书发布会、阅读推广以及城市联动活动,全方位展现了童书市场的活力与多样性。
本届上海童书展的一大亮点是五大洲的180家国际出版文化机构的参与,彰显了展会的国际影响力。其中,不乏荣获博洛尼亚年度最佳童书出版社大奖和斯特雷加儿童文学奖的知名出版商,如日本的福音馆书店、意大利的科瑞尼出版社、阿根廷的Libros Silvestres出版社以及Terre di Mezzo出版社等。
展会的参展形式多样,不仅有英国出版商协会、法国国际出版总署、波兰图书协会等国家展团的精彩亮相,也有许多以个人组织为主的集体参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多家首次进入中国的海外出版社,如美国的GOS教育出版社、意大利的NUINUI出版社、日本的PIE Books出版社以及马来西亚的Wizard Within出版社,为展会注入了新的国际元素。展会期间,数千场版权贸易活动如火如荼地进行,国际出版商与中国出版人深入交流,探讨合作机会。
作为童书市场的风向标,本届展会精心组织了9场专业论坛,深入探讨童书市场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在首届“中外童书出版人交流会”上,北京开卷发布了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少儿出版市场数据,显示少儿图书零售市场依然是整体图书市场中的销售大头。在国际市场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欧美地区的推广成果显著,为中国原创作品的国际化进程增添了动力。
“少儿出版的转型与重塑”论坛对当前少儿出版行业的困境和发展路径进行了总结。出版人需要在维护定价权和行业话语权的平衡内容质量和出版需求,提升自研原创能力,探索数字化转型和新型版权合作模式。另一场论坛“儿童阅读空间与书店的生存与发展”则聚焦于实体书店如何在数字化阅读趋势下寻求发展,提出了诸如划分儿童阅读区域、引入国际儿童图书资源等创新方法。
展会期间,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及中国儿童读物印制创新产业联盟联合主办了“童书绿色印刷创新交流会”启动仪式,旨在推动少儿读物在设计开发、印制工艺及材料应用上的标准化与环保水平的提升。
上海童书展的特色活动之一,2024金风车国际青年插画家大赛,吸引了来自72个国家和地区的2584组作品投稿。最终,50组图书出版类和16组商业应用类作品脱颖而出,在展会期间进行了精彩展示。中国插画师黑眯的作品《时间机器》和罗马尼亚插画家亚历山德拉·米尔扎克的《意想不到的客人》分别荣获图书出版类国内金奖与国际金奖,展现了艺术的跨界魅力。
为了满足儿童教育及生活的多样化需求,本届展会推出了“阅读+文创”、“阅读+健康”等主题活动,促进了童书与文创产业、健康领域的融合发展。
新增的儿童健康板块吸引了众多专业机构的参与,特别是“儿童健康绘本展”,展示了来自27家国内出版社的214本儿童健康主题绘本,内容涵盖饮食、运动、心理健康等多个方面,旨在帮助孩子们从小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24场健康科普活动从心理、视力、口腔等专业领域全方位关注儿童成长的健康,提升了家长对儿童健康理念的认知。
上海童书展不仅是一场童书界的盛宴,更是一次文化创新的实践。它以其独特的魅力,为孩子们打开了通往知识的大门,为出版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我们的未来播下了希望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