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的尾声,备受瞩目的Automechanika Shanghai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盛大开幕。这场年度汽车行业的盛宴,以其前所未有的规模和影响力,吸引了全球的目光。本届展会占地35万平方米,吸引了来自全球40个国家和地区的6763家企业参展,较上届增长20%。17个国家和地区的展团以及81场同期活动,共同构成了这一历史性的行业盛会。

二十年同行,见证中国汽车行业的辉煌
在展会首日的媒体发布会上,法兰克福展览香港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劭阑回顾了Automechanika Shanghai与中国汽车行业共同成长的二十年。他指出,中国汽车产业在过去二十年里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发挥了全球引领作用。早在2011年,Automechanika Shanghai便设立了新能源汽车专区,2018年又增设了明日出行板块。本届展会上,超过400家企业集中展示了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技术,2000多家企业的产品涉及这一领域。
法兰克福展览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于光表示,汽车产业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Automechanika Shanghai作为行业发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不仅见证了中国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也为行业的国际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从昔日的市场窗口到今日的全球科技展示平台,Automechanika Shanghai的转型充分体现了行业的进步。

智能网联汽车人才缺口凸显
在同期举办的2024年国际汽车产业人才发展论坛上,中国人才研究会汽车人才专业委员会资深研究员徐磊发布了一份引人关注的人才分析报告。报告显示,智能网联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重构的核心方向。预计到2024年,我国组合辅助驾驶(L2级)的渗透率将超过50%。尽管我国汽车行业的从业人员超过2228万人,但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研发人才仍然不足,存在明显的缺口。
当前,智能网联汽车从业人员较少,研发密度仅为47.7%,远低于行业总体研发密度的15.6%。这一现状表明,尽管行业总体规模合理,但未来仍将面临人才冗余和人才短缺的双重挑战。

培养复合型人才成为行业共识
面对人才短缺的挑战,上汽培训中心汽车学院院长华闰祺强调,随着汽车市场、技术和产业结构的变化,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演变。目前,技术人才的缺乏尤为突出。整车企业需要培养能够适应新技术需求的复合型人才,这已成为行业的重中之重。
同济大学教授谭丕强指出,汽车产业正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的技术加速融合,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已成为产业发展的大趋势。新能源汽车的崛起,不仅推动了汽车从传统交通工具向移动智能终端的转型,也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打造适应新时代汽车产业发展的高质量育人体系,已成为行业的迫切需求。
上海市汽车零部件行业协会秘书长樊泽芳在走访超过200家大型企业后指出,汽车零部件领域对国际化的需求日益迫切。全球化不仅是一个融合的过程,更是一个文化碰撞和交流的过程。企业要培养适应国际化需求的人才,就需要与相关院校紧密合作,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多的实习机会。

总结而言,2024年Automechanika Shanghai不仅展示了汽车行业的最新技术和成就,更对行业未来的人才培养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待。这场展会不仅是对过去二十年成就的庆祝,更是对未来的展望和规划。